各省(自治区)市机械、汽车工业主管部门(行管办、联合会、机械集团)、机械质协、专业协会、各位理事、会员单位、全国机械工业质量部长工作委员会: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质量兴业”活动的通知》精神,切实推进实施《机械工业“质量兴业”活动方案》,中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决定成立机械工业“质量兴业”活动办公室(以下简称“质量兴业”办公室),具体事宜如下:
一 组织机构
“质量兴业”办公室由中机质协、各地机械质协、专业协会、行管办、集团公司,致力于机械工业发展,热衷协会工作的各组织的领导、职业质量管理者组成。
主 任 郭学俊 (兼)中机质协 秘 书 长
副主任 阎建华 中机质协 秘书长助理
成 员
陈庆友 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会 长
王晓东 广州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 秘 书 长
朱锦春 陕西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秘 书 长
刘洪年 天津百利机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副 部 长
朱 园 上海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 副秘书长
刘小平 山西省机械电子行业管理办公室 主 任
朱锦春 陕西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秘 书 长
马湘滨 湖南省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 副 主 任
万幼春 湖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 秘 书 长
李基雄 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 秘 书 长
康 萍 宁夏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处 长
胡 兰 云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 秘 书 长
朱大勇 新疆机电行业管理办公室 副 处 长
张秀珍 吉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 秘 书 长
史秀春 黑龙江省机械工业技术协会 秘 书 长
马玉龙 江苏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处 长
康维奇 安徽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处 长
刘永飞 山东省机械工业协会 处 长
孙 伟 浙江机械工业联合会 秘 书 长
郑子印 大连市机械行业协会 部 长
梁小华 东莞市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 秘 书 长
曹凤德 无锡市机械工业联合会 常务副会长
王文龙 绍兴市机械质协 秘 书 长
李 红 厦门市质量协会 秘 书 长
徐劲华 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鲁国学 江苏泰隆机械集团公司 副总经理
二 主要工作:
(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当好政府助手
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质量及质量管理方针、政策,执行工信部“质量兴业”活动相关文件,推进落实《机械工业“质量兴业”活动方案》,综合汇总机械工业“质量兴业”活动开展情况,及时上报工信部。
(二)树立机械工业质量标杆,组织宣传学习、经验推广活动。
按照工信部《“千家企业学标杆,提升质量促转型”活动实施计划及分工建议》,每年组织专家评价确定50个机械工业“质量标杆”及其经验案例,《机械工业质量管理》、《中机质协动态》开辟专栏,专题宣传报道企业争创标杆的先进经验和案例,召开“质量兴业”专题研讨会,学习、推广标杆典型,引领行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竞争力。
(三)建立机械工业质量品牌建设体系
按照工信部《“加快工业品牌培育”活动方案计划及分工建议》,建立机械工业质量品牌培育与评价体系。通过品牌建设培训、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与质量融合及创建质量奖、树质量标杆、编撰出版《机械工业质量信得过产品推荐目录》、适时举办机械工业用户满意产品及获质量奖企业展示会、开展中外品牌推广活动,提升行业、区域品牌和质量形象。
(四)建立机械工业质量诚信体系和监测预警平台
联合地方质协、专业协会制定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公约,举行签约活动并在中机质协等网站上公示,对机械工业企业实施自律和社会监督,推动全行业企业质量文化建设、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与推广。
以企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调查工作为基础,适时掌握、公布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状况,引导专业人士就质量指数变化对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做宏观研究,服务于政府决策和企业产品质量发展。
(五)牵头构建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发展长效机制的综合性工作
建立完善职业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培育体系。组成质量管理人才培训网络,为“质量兴业”活动,提高机械工业产品质量提供人才保障。
建立完善机械工业质量管理专家咨询平台。以专家委员会、评审员、诊断师为基础,建立提高咨询师数据库规模和水平,开展机械工业质量采标、质量文化建设、全面质量管理、质量工程师和专业技能人员培养与使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贯彻、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应用和重点项目质量咨询活动,完善服务体系。
(六)强化组织网络。中机质协与地方质协、专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共同组建机械工业“质量兴业”活动组织网络,互通信息、共同筹划、协调行动,形成合力,把“质量兴业”活动贯穿于机械工业各企业日常工作之中,促进提高全行业整体工作能效。
“质量兴业”办公室为“十二五”期间中机质协常设机构,办公地点设在中机质协秘书处,自通知下发之日起开始运行。
联系方式:
中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46号
联系人: 阎建华
联系电话:010- 68594959 传真:685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