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协动态
质协动态

第十一届机械工业 质量管理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在广西南宁举办

2天前 浏览量:

2025年7月3日至4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上海交大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广西质量管理与设备监理协会、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一届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发展处副处长黄晓兰,中机质协联合党支部书记高和生,中机质协副会长、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海,中机质协副会长、上海交大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潘尔顺;中机质协副会长、广东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会长吴智恒;广西质量管理与设备监理协会会长秦宗力,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西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崔明珠,以及来自行业企业的约80名代表参加了学术交流研讨活动。

1.jpg

主题为“应对风险机遇、强化质量建设”的学术交流活动分三部分:大会场交流、分会场交流和现场参观交流。

3号上午的大会交流活动由高和生吴智恒主持。黄晓兰首先代表地方政府领导致辞,他对出席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广西的历史、文化及机械工业等,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陈海代表广西玉柴在致辞中介绍了玉柴的“家风文化”、“奋斗文化”及“1335”战略等,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共同探讨质量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推动质量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中机质协副会长、上海交大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潘尔顺做了题为《大数据与AI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报告从质量管理发展历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案例分析、展望与思考四个方面对大数据与AI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阐述。

ESG是近几年来出现频次较高的一个词汇。ESG 是 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 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它代表了一套衡量企业或投资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的核心框架。本次活动专门安排一个ESG的讲课,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西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崔明珠为大会做了题为“ESG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讲座。

大会进行了2025年度优秀论文经验表彰。吴智恒宣读中机质协表彰决定后,潘尔顺、陈海分别为2025年度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的代表颁发证书;秦宗力宣读广西质量管理与设备监理协会表彰决定后,高和生为广西优秀论文代表颁发证书。

2025年度共征集论文经验238 篇。在协会秘书处全面筛选、多方评审和反复比较,最终确定的优秀论文一等奖 22 篇;二等奖 103 篇;三等奖 97 篇;鼓励奖 16 篇。优秀论文经验集结印发2025年度《机械工业质量管理论文经验选》,作为主要的会议交流资料。

吴智恒主持了质量管理经验分享: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李明星分享了“玉柴质量管理实践交流”;吉利汽车集团吉利汽车杜彦东分享“基于双轮驱动的质量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2024年工信部“质量标杆”项目);奇瑞汽车汪雷分享“基于数字孪生的汽车零件设计质量协同管理模型构建与应用”(2025论文一等奖第一名)。

高和生书记在大会总结中强调了三点,一是大家相聚一堂、分享知识-经验的积累,哪怕只有一个观点、一句话听后有所启发就不虚此行。既要善于自我复盘总结,又要善于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二是学术研究要以开放的胸襟、开阔的视野和合作的精神,要集众智、带出团队,齐心合力才能走的远;三是要让学术交流这一平台换发新气象,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

下午进行了分会场交流。在中机质协副秘书长杜卫民主持了的题为“智能化与卓越绩效”分会场交流现场:奇瑞汽车的“基于六西格玛DMAIC设计的高效激光螺旋焊质量提升研究”;联合汽车电子的“全链路质量数字化创新实践”;杭州汽轮机的“PMI材质检测技术在制造单位的运用”以及上汽大通南京分公司的“质量管理数字化实践经验分享”依次进行了分享和交流。随后,中机质协副秘书长阎建华主持了题为“可靠性与质量品牌”的分会场交流:广西玉柴的“可靠性正向开发”;江淮汽车的“新能源商用车底盘可靠性提升技术与燃油车共线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技术”;东风汽车的“某车型前桥制动器市场维修率的分析与改善伊之密股份有限公司的“可靠性技术体系建设与应用案例”以及吉利汽车的“吉利品牌故事实践之旅”分别进行了分享和交流。与会代表就各分享课题进行充分互动交流,各种思想相互碰撞,会场气氛轻松热烈。

4日上午进行现场参观交流。与会代表一同驱车走进广西玉柴的南宁研发中心—玉柴四大研发基地之一。玉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排名全国第一(2021年),拥有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20个,其中国家级平台10个,六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在研发中心现场,一流的研发团队,一流的试验设备,一流的现场管理等令人耳目一新。

2.jpg

本次机械工业质量管理成果学术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会、分会、现场相结合,与会代表在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地了解了AI赋能质量管理的前沿信息和行业企业质量管理的最新成果,感到收获满满、不虚此行。